景德镇国家试验区建设三周年特别报道之对外交流篇
践行总书记殷殷嘱托——
景德镇国家试验区建设三周年特别报道之对外交流篇
向世界讲述“景德镇故事”
2018年“感知中国·丝路瓷行”中国陶瓷文化(南非)展上的瓷乐表演吸引了约翰内斯堡的孩子们。 (资料图片)
“Z世代瓷缘”青年留学生体验陶瓷文化。(本报记者 黄原珂 摄)
外国陶艺家在陶溪川练摊。(本报记者 付裕 摄)
“建好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打造对外文化交流新平台。”这是习近平总书记为景德镇发展标定的历史方位、擘画的美好蓝图。
景德镇是千年古镇、世界瓷都,有瓷业遗址160处,老里弄108条,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2处,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45个,世界级物质文化遗产20多处,堪称“世界陶瓷文化遗产样本区”。近年来,景德镇大力推动陶瓷文化交流“走出去、引进来”,广泛开展国际交流展示、国际合作办学、国际研学游学,积极参与感知中国、中华文化走出去、今日中国等外事外交文化活动,高标准建设国家文化出口基地,全力创建“东亚文化之都”,协办阿拉伯艺术节……
如今的景德镇,已经成为展示中国文化的名片、讲述中国故事的平台、传递中国声音的窗口。
“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
景德镇这座有历史、有文化、有故事、有情怀的历史文化名城,在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建设中,担起文化复兴的重任。今日之瓷都,不仅是江西之瓷都、中国之瓷都,而且是亚洲之瓷都、世界之瓷都。未来的景德镇,必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以更有活力的文明成就贡献世界。
走出去,让世界感知中国
景德镇从古至今都是一座没有围墙的城市,她的开放与包容,曾造就了无与伦比的辉煌历史。
近年来,景德镇依托自身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品牌价值,延续陶瓷文脉,加大“走出去”步伐,积极拓展文化交流,每年开展不同形式、不同规模的对外交流活动多达千场,向世界展示了中国陶瓷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搭建陶瓷文化对外交流与展示平台,拓宽陶瓷文化走出去的渠道,有力促进了景德镇陶瓷文化产业的发展,让世界感知中国。
2017年,德国柏林当地时间7月5日上午10点,“感知中国 匠心冶陶”景德镇陶瓷文化展在德国柏林KPM皇家陶瓷工坊隆重开幕,来自景德镇的100余件(套)陶瓷作品,以文化交流使者的身份,唤起了德国民众对景德镇,乃至对中华文化的美好向往。
德国柏林皇家陶瓷工坊董事长Woltmann在致辞中说:“每个国家的文化都有其独特性。要增进国家之间的相互了解,文化交流是一个重要途径。此次中方组织的展示活动展品丰富、形式多样、精彩纷呈。期待大家在参观品鉴的过程中,互相交流、互相探讨、互相学习、互相借鉴。衷心地希望双方深挖友好交往潜力,拓展合作空间,促进两地经济社会更加繁荣昌盛。”诚如Woltmann所说,“感知中国 匠心冶陶”景德镇陶瓷文化展既是陶瓷代表中国优秀文化走向世界结出的硕果,同时也开启了景德镇对话世界的新征程。
同是7月,同在大洋彼岸的欧洲,另一场景德镇陶瓷“漂洋过海”的故事也在精彩讲述。7月11日,在葡萄牙里斯本MAAT博物馆,当代艺术家白明个展《白·蓝》在这里举行,展现了青花瓷的高雅精致之美,续写了海上丝绸之路文化交流新篇章。陶瓷是丝绸之路的主要产品,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符号,更是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要代表。白明是景德镇陶瓷大学优秀毕业生,近年来,他在美国、法国、西班牙和韩国等国家举办了多场以景德镇瓷器为主题的国际展览和学术研讨会,努力为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贡献“景德镇力量”。
2018年,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办,江西省政府新闻办公室、景德镇市委和景德镇市政府承办的“感知中国·丝路瓷行”中国陶瓷文化展在南非约翰内斯堡非洲博物馆隆重开幕。此次展览共展出了来自景德镇的160件(套)陶瓷作品。中国以瓷为媒,同世界对话,瓷器把中国同世界连为一体,为中国赢得CHINA的美名。
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全力创建“东亚文化之都”,让世界通过景德镇这个窗口更加真实、立体、全面地了解江西,了解中国,打造对外文化交流新平台。
讲好中国故事成为“走出去”最直白的表达。
景德镇在创建“东亚文化之都”过程中,培育、引进、推出《china》《上镇》《经海山》《瓷·心》等一批陶瓷文化影视剧、纪录片、舞台剧等艺术精品,不仅讲好了中国故事、江西故事,更讲好了景德镇故事以及“景漂”“景归”特别是境外“景漂”扎根创业故事……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更是国与国之间沟通交流的纽带。
对于“走出去”这三个字,景德镇有着特别深刻的感情——这座城市延续千年窑火铸就的陶瓷文化,一直都是中华文化走出去的独特名片,这里出产的精美陶瓷就像一条重要纽带,连接起中国与世界的文化、经贸和政治交流,成为了中国走向世界、世界认识中国的一扇窗口。
千年窑火、万里瓷路,景德镇始终是享誉海内外的世界瓷都、陶瓷圣地。近年来,在文化交流合作上,景德镇荣膺“世界手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加入全球创意城市网络,与72个国家180多个城市建立友好关系;主动融入“一带一路”,成为联合国海陆丝绸之路城市联盟首批创始成员,与国外20多个产瓷城市建立友好关系。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仅是经济上的,更多是文化层面的。在某种意义上说,景德镇就是中国文化的缩影,景德镇文化的复兴就代表中国文化的复兴。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道路上,千年古镇正在贡献“景德镇力量”,国际瓷都正在实现世界陶瓷文化“交流零距离”。
引进来,让中国告诉世界
围绕国家试验区“两地一中心”战略定位,景德镇大力实施陶瓷优先发展战略,树立“陶瓷+”“+陶瓷”理念,加快陶瓷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推动陶瓷产业转型升级,构建全要素、多业态、高质量的“陶瓷经济”生态链,让千年瓷都焕发新时代璀璨夺目的光彩。
近年来,景德镇着力挖掘、发展文化事业,复兴历史遗产,开展大遗址保护、御窑遗址申遗,激活文化动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形成了瓷都文化大融合、大发展的大格局,在发展中树立了文化自信,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瓷都的资本。
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创传承创新试验区建设,让景德镇实现了从“筑巢引凤栖”到“花开蝶自来”的嬗变。
2019年10月,景德镇成功举办了“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陶艺展”,五年一届的全国美术作品展是中国规模最大、参与范围最广、作品种类最多、最具影响力和权威性的国家级综合性美术大展,是全国美术界五年来发展阶段的全面展示与检阅。景德镇也是全国传统陶瓷产区第一个举办全国美展陶瓷艺术展览的城市。
2022年2月28日,“瓷的精神”——2021景德镇国际陶瓷艺术双年展在景德镇陶瓷大学开幕。来自全球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当代陶艺最新成果的206件作品亮相“千年瓷都”。本次国际陶瓷艺术双年展以陶瓷为文化使者,增强国际间友谊与交流,促进陶瓷艺术传承与发展,增进东西方文化交融与碰撞,搭建国内外艺术机构院校交流平台,让世界看到和感受到中国为世界陶瓷艺术文化繁荣发展所承担的责任与使命。
以“以心相交,成其久远”为主题的2021中日韩陶瓷文化艺术与旅游周收获了一大波美誉。“形色·器象”——2021中日韩文化艺术展特展、中日韩文化演出,“后疫情时代东北亚人文交流与区域合作”“城市更新与文旅融合”“Z世代交流与亚洲未来展望”等多个话题博古论今、展望未来。
景德镇大力发展陶瓷会展经济,推动瓷博会从注重贸易到贸易与投资并重,从注重精品到精品化与大众化并重,从注重线下到线上与线下并重,让千年瓷都的优秀传统文化“扮得更靓”“走得更远”,打造“全天不下线、全年不落幕”的瓷博会。
从2004年开始,景德镇连续18年成功举办中国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通过开展国际性、多元化的文化交流、展示推介等活动,全方位策应“一带一路”建设,成为深化贸易合作、扩大人文交流、展示瓷都形象的重要会展品牌。
2021年瓷博会紧紧围绕“打造更大体量的产品交易平台、更具实效的投资促进平台、更高品位的人文交流平台、更加出彩的开放合作平台”目标,精心策划了“一会、两展、两发布、十大活动”,不仅邀请了世界500强企业代表、上市公司高管、知名A级景区、星级酒店等业界精英出席大会,而且迎来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团组、800多家企业线上线下参展,国际化、专业化、市场化水平越来越高,逐步从注重贸易到贸易与投资并重、从注重精品到精品化与大众化并重、从注重线下到线上与线下并重、从注重会展到会展与常年展并重。
在办好瓷博会这一品牌展会的同时,景德镇强化国际化思维,用国际化的视野和眼界,以更加开放的思维考虑问题、谋划工作,准确把握世界发展大势,借助国际化的平台“请进来”。开展技术、管理和服务创新,广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促进文化与国际对话、人才与国际交流,从而造就了景德镇如今“景漂”遍地、“老外”扎堆的独特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