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范长江行动——香港传媒学子江西行”走进景德镇
连日来,由香港大公文汇传媒集团和江西省委宣传部主办的“2023范长江行动——香港传媒学子江西行”走进我市。来自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浸会大学、香港树仁大学和南昌大学、江西师范大学、福建中学等校的23名两地学生参加了此次活动。
“瓷器是中国走向世界、世界认识中国的一个桥梁纽带。”7月7日下午,在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学子们来到唐、宋、元、明、清等展厅,移步换景,感受不同朝代瓷器的特点和演变,了解温度、材料、色彩等影响瓷器呈现的因素;走进陶博城,不仅各式各样独具特色的景德镇陶瓷引人注目,来自全国各大产瓷区以及德国、土耳其、日本等国家的陶瓷产品也是琳琅满目、令人驻足,未来几年在这里,陶瓷交易能够真正实现“买全球、卖全球”;在名坊园,实景演出《china》将昌南白瓷、影青瓷、青花瓷的故事娓娓道来……
“景德镇以千年瓷都之名蜚声中外,但是原本我对它的印象还停留在传统刻板的陶瓷工艺上。但参观完博物馆、看了《china》的实景演出,我才发现陶瓷已经被广泛应用在现代生活中,也融入了一些更有趣味性的、吸引年轻人的创新元素,我很喜欢。”短短一个下午,瓷都景德镇的印象在香港传媒学子萧宛彤的眼中大为改变。
“从瓷器的发展也可以窥见历史的脉络。”7月8日,传媒学子一行先后来到三宝国际瓷谷、陶阳里御窑景区、御窑博物院、陶溪川参观学习。他们聆听了工作人员的现场讲解,了解了瓷器的历史文化和制作环节,参观了央视网陶瓷数字文化产业基地,并对三名陶溪川“景漂”进行了人物专访。每到一处,传媒学子们纷纷拍照记录,用笔和镜头写下他们对瓷器的理解。
“这些设计让我觉得陶瓷既是一种传承,也是一种创新,十分吸引我们年轻人,也让我更加全面地了解到瓷器的制作过程、历史和文化。”传媒学子黄倩怡说。
“不再是通过图片,此刻能够近距离欣赏它们,会发现这些瓷器的工艺和纹路非常细致、复杂,很难想象在许多年以前有这样的工艺。在御窑博物院的修复室里,没有玻璃柜的遮挡,能够近距离看到一些正在修复中的碎片,给我的感觉是更加震撼的,亲眼看到考古学的进行之后,我觉得他们很了不起!”萧宛彤说。
“这一声清脆是千年历史带给我们的瓷音,请记住我们瓷都的声音。”讲解员将两只瓷碗相互碰撞,发出“叮——”的一声脆响。7月9日上午,学子们在皇窑景区参观时,亲眼看到了现场淘泥、拉坯、印坯、打箍、上釉等手工制瓷技艺,学习了陶瓷烧制和成型等方面的知识,感受玲珑杯在灯光下薄如纸的透亮和手工艺人“景上添花”的复杂雕刻工艺,并亲身体验拉坯、釉下青花彩绘的制作过程,趣味十足。
据了解,“范长江行动”于2014年由《大公报》发起,每年组织香港传媒学子奔赴内地、远走海外,在实地采访中学习发扬“记者永远在路上”的精神,同时探究“一带一路”成果。2023年是“范长江行动”举办第十年,也是“江西行”路线开辟第一年,我市为“江西行”的第二站。